目前分類:Books, Movies, Music (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到台大茉莉二手書店挖寶,看到了這本十分親切的書,喚醒我童年的回憶。這是一本Shel Silverstein的詩集,其實是以前在美國時學校英文課讀的詩。其實是是本童詩,每一首都短短的,配上作者自己的圖畫,非常可愛。(其實這本書有中譯本,但是原文的味道跟譯本又不同了。)雖然說是童詩,但是有些卻又好像是寫給大人看。
像是這首:

The Little Boy and the Old Man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放假了,一下子竟然不習慣這樣子的悠閒。沒事的午後,坐在床上讀舒國治《理想的下午》,一本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的書;同時也寫關於書的事情,寫逛舊書店的大小事、寫咖啡館、寫賴床...很欣賞舒國治那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氣質,感覺就是個一個隨性、慵懶的人。
正好最近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這幾天晚上失眠了。或許是對生活即將面臨的巨大改變,而感到的興奮緊張;也或是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感到的害怕焦慮吧。即使睡著了,夢境中遇到的竟然也是被人追趕的情節,好像一直必須要趕著什麼追著什麼似的。
讀一讀《理想的下午》,有安定心神的作用,或許能讓這種興奮/焦慮感可以去除一些吧。突然想到,如果只能帶一兩本書出國,這應該會是其中一本!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Bookcrossing"是個把書傳出去的活動。簡單來說,就是好書共享,讓自己的書出去旅行,給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讀。只要上網站註冊,輸入書本的編號,在書上貼上標籤寫上說明,然後把書「放」出去(比如隨意留在某間咖啡館的桌上、交給親朋友好友),就可以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書了。讀到這本書的人,可以上網註冊,讓書的主人了解一下這本書的足跡,然後看完之後再把書傳出去。

因為Bookcrossing這個活動,我讀了《Little Earthquakes》這本書。作者是Jennifer Weiner,也寫了《In Her Shoes》,後來拍成電影【偷穿高跟鞋】。Weiner應該算是暢銷作家吧,但是讀她的書卻一點也不覺得芭樂,反而看得津津有味。
故事有四條主線,互相交錯,述敘的四個初為人母的年輕女性,在種種巧合偶然下的相會,描述了每個新手媽媽的快樂與煩惱,與丈夫婆家的相處、職業與家庭間的掙扎、及每個人不同的際遇。我覺得作者很能設身處地,從貼切也很忠實的呈現許多女性的想法,故事內容也夠緊湊夠精采又不落俗套,很好看的一本書!
接下來,換我放它出去囉!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常看的書可以分成好幾類型。不過如果要粗分的話,就是「硬」的書跟「軟」的書了。
最近買的書中,有一本好硬的,叫做【全球化反思--粉碎假面經濟榮景】,實在太硬,難以下嚥,買了好久進度還沒過一章。(很後悔幹嘛自以為有學問,衝動的買了下來!)
另一本很軟的書,是本英文暢銷小說,叫做【The Undomestic Goddess】,輕鬆容易,沒課的下午加沒事的晚上,一下子就看完了。故事講一個完全不會做家事的幹練女律師,因為工作碰到挫折,陰錯陽差到了鄉下某戶有錢人家家中當管家,發生的種種趣事外加上愛情。雖然故事情節稍嫌誇張,不過實在很適合拍成好萊塢那種浪漫愛情喜劇。
忙碌的時候,最適合讀這種軟軟的小說了!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跟老師還有同學們一起看的國片。
故事講的是大學就要畢業的明相騎上自行車,獨自一人展開七天六夜的單車環島旅程。逆時針的環島路線,東岸到西岸的逆風行,一路所遇見的人與景,交織相扣,譜出生命的和弦。
為什麼要環島呢?男主角說:「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就都不會做了。」於是騎著腳踏車,遊遍我們的台灣寶島。喜歡這部電影的一大原因,就是很喜歡男主角給自己環島之旅的解釋。似乎用這個理由,就可以做好多一直想做的事。
這是一部很有台灣味的電影。還沒看電影之前,心目中的台灣,是台北明亮乾淨的捷運地下街、是高雄愛河的五光十色、是台中美術館園道旁的個性簡餐店、是台東家裡的透天洋房...很現代、很整齊、很美麗。
電影中呈現的台灣,沒那麼現代、沒那麼整齊、甚至沒那麼美麗...電影中看到蘇花公路的彎延曲折、彰化民間的信仰習俗熱鬧盛大、工廠女工集體拉白布條抗議、小吃店裡的喧鬧嘈雜、路邊牆上的隨性塗鴉...。但是,電影中每一段小故事,都展現了台灣人的善良熱情。看完電影深深覺得,台灣雖然不是完美,卻是個極其可愛的地方!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鍾文音在紐約的生命日記,描述自己在異鄉的日常生活、心靈感受、對情人的思念。
日記不按照日期安排,而以主題為主。前後兩篇entry,可能從炎夏跳到寒冬。整本很像是一塊一塊拼圖,從一件一件前後不一定有關連的事,窺見她的生活和心靈。
不是一本很快樂的書,沒有皆大歡喜的場面,甚至還有些淡淡的悲傷跟無奈。不過自己最喜歡的,是作者血液裡流著不安的因子,身上那種飄泊的感覺。從羨慕她,因為那些是我沒有的。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從寒假開始,看了一系列的作家日記,這是爾雅出版社作家日記叢書當中的第一本,由爾雅出版社負責人隱地起了頭。
一開始知道隱地這個名字,是因為家裡的書房有好幾本他的散文。不過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有特別拿出來讀。可能是他比較不是我這個年紀流行的作家吧。一直到開始看爾雅的作家日記,才慢慢對隱地有更多的認識。不過與其說是日記,這本書還不如說是一個出版人/作家的生活紀錄。書中談到了台灣出版界所面臨的困境,及出版社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的掙扎。可以感覺得出來,在出版界打滾了那麼久,身兼作家和出版社負責人的隱地,還是很有自己的理想。但是也看到某些時候,理想必須屈服於現實。看著書中的他為書籍銷售量而苦惱,或是無法出版一本認為很棒的書,就是很明顯的例子了。
書中也對作家/出版人的日常生活有挺真實的描述,包括平日的休閒娛樂、家庭生活、藝文活動、交友應酬...從中也看到了許多知名作家的名字,也都是隱地常有來往的前輩或好友(王鼎鈞、琦君、張曉風、余秋雨...)這種感覺挺好玩的,不知道是成名了之後,這些人有機會聚集在一起;或是本來就物以類聚,同類型的人自然而然會互相接觸,也常常一起成為某個圈子的知名人士(像白先勇、陳若曦、王文興,就是台大外文系的同學,後來都成為知名作家)。我猜大概兩者都有吧。
另外,很欣賞甚有年紀的隱地,還是那麼具有生活情趣。他參加讀書會,享受書香和咖啡香、喜愛音樂和電影,跟太太時常結伴參加藝文活動、同時也是個老饕,吃遍台北許多餐廳。實在不像一個已經是我外公年紀的人會過的生活。
希望自己有一定年紀以後,也能跟他一樣!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就認識舒國治這個作家了,卻是在上了翻譯所之後才認真讀他的文章。可能是研究所壓力比較大,他的文章又有一種放鬆的感覺,他的作品也就這麼成了最喜歡的睡前閱讀。
看他寫旅行、寫流浪(是真的寫流浪漢的流浪)寫睡覺、寫賴床、寫逛舊書店、寫咖啡館、寫城市風景、寫理想的下午...都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輕輕柔柔的,沒有重量,很好。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黛拉推薦的一本書(很夠意思啊,明明人在台南,還特地把書寄來台北),自己看了之後也拍手叫好。之前逛書店就知道這本書了,但可能是書名的關係,以為是日本翻譯小說,對我沒有太大的吸引力。讀了之後卻發現自己一直看了下去。
故事的主人翁是臺灣前駐日新聞處長張超英。這本書是他的口述回憶錄。內容描述了他精采的家世與生平,和擔任公職期間不辭辛勞,在國外為台灣奔走,提高台灣國際上的能見度。台灣社會似乎對張超英這號人物十分陌生,主要原因可能也跟張超英為人低調不邀功的性格有關吧。
張超英由於家世背景的關係,擁有許多異於常人的特殊經驗,也在他的回憶錄之中,看到許多大名鼎鼎的歷史人物的奇聞軼事,也頗為有趣。張超英的祖父開媒礦致富,母親是彰化名紳的長女,因此家族來往的人士都是活躍於政壇、商界的達官顯要。比如張的父親長期從事抗日運動,與抗日英雄蔣渭水是熟識,與名作家魯迅也是朋友。而外祖父則與連戰祖父連雅堂、林獻堂等人多有往來;母親則在二戰前進入東京女子大學就學。身為富家公子哥兒的張超英,年輕時就有許多精采的經驗,包括十三歲與台灣首富吃麵、在日本讀書參加舞會,與未來的日本皇后跳舞、開蔣介石的座車去海邊玩、二次大戰爆發時,在上海初嚐可樂,到今天都覺得是天下味道最好的飲料...
張在學成歸之後投入公職,開始在新聞局工作,開始了他傳奇的公務員生涯。不僅拍攝台灣紀錄片,奪得國際大獎、在駐派美國期間目睹蔣經國遇刺、二次擔任日本新聞處處長時費力奔走,在當時中國龐大的壓力下,用各種管道從事台日外交。比如,安排讀賣新聞社長密會副總統嚴家淦、安排當時新聞局長宋楚瑜巧遇日本首相、讓李登輝在日本名氣全開,登上日本報紙各大版面、建議李登輝爭取諾貝爾合平獎,促成李登輝《台灣的主張》一書出版...
種種的豐功偉業,在書中卻只看到張超英為自己的理想,也就是幫助台灣為最終信念,不抱持特定的意識型態,而是以「對台灣好的事就去做」為準則,也對現實利害不太計較(否則早就升官了吧!)。這可能跟張優渥的家庭環境有關係,不認為名利對他而言有何誘惑,反而更能專注的去實現理想。這可能也是像他這種「大少爺」才能辦到的吧。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1990年代,盧安達境內胡圖人(Hutu)以消滅圖西人(Tutsi)為由,展開了極恐怖的種族大屠殺,不論男女老幼一律屠殺,非做到種族滅絕不可。此事件雖然震驚了全世界,當時卻沒有任何國家伸出援手,坐視屠殺不顧乃至最後結果慘絕人寰:在長達100天的屠殺中,竟將近有100萬人被殺害,並造成10萬名兒童成為無家可歸的孤兒。
這部電影由真人真事所改編,敘述在這場盧安達內戰期間,一名飯店經理不顧個人生死安危,冒險搶救了上千名無助難民的感人故事。故事主角保羅在一家觀光飯店擔任經理,與一些歐美政軍人士頗為交好。保羅本身是胡圖族人,他的妻子、親戚及鄰居則幾乎全是圖西族人,為避免大家遭此浩劫,他安排眾人避難於飯店中,其中包括神職人員及孤兒。一開始保羅向西方國家尋求援助,但在四處碰壁、瀕臨絕望後,他展開自力救濟,極盡所能運用關係向外界求援,並強調:「我們住在四星級飯店,我們有錢,這裡不是難民營!」保羅運用了他的外交手腕和人脈,加以大量金錢疏通,竭力為大家尋求資源及庇護,並不顧個人生死安危,冒險搶救了無數難民。--Yahoo奇摩電影介紹

----------------------------------------------------------------------------------------------------
慮安達的圖西族和胡圖族在經過數百年的通婚後,差異早已經難以分辨。但是殖民者為了統治的方便,用身高和鼻子樣貌的差異將他們區隔開來。電影裡西方記者在酒吧裡詢問旁邊的一對女子,才知道原來她們一個是胡圖族,一個是圖西族。「她們幾乎是雙胞胎啊!」他說,更加顯現出這場屠殺的荒繆與可笑。到底誰是躺在湖邊的屍體和誰是拿著槍掃射的暴民,差別只在於身份證件上的一個印章罷了。盧安達人自己都分不清楚彼此是胡圖人或圖西人,兩個族群在被殖民之前也一直相安無事。也因為這樣,才令人感到十分悲哀,一個族群因為偏見與無知轉化成仇恨,演變成以屠殺另一個族群為目標的大規模暴行。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本是廖玉蕙的散文集。很久以前就看過了,但是記憶力不好的我,常常自己看過的書都忘記了。(看金庸小說的人物情節,讀得過癮卻也忘得很快,只記得《神雕俠侶》或《倚天屠龍記》精采好看,要描述情節,大概什麼都記不得了。)竟然今天逛圖書館逛到又拿起這本散文集來讀,似曾相識的感覺,才想起其實好早以前就看過了。以前在圖書館借過一本Mansfield的小說集來看,後來逛書店又買了同一本書。證明我的喜好沒有什麼改變啊。
喜歡廖玉蕙的文章,其實是喜歡她的題材跟她的個性。她描述少女時期的回憶、大學教書的生活、與學生的互動、跟孩子相處的過程、家庭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感覺跟自己很接近,都是我很喜歡的題材。
字裡行間,可以感覺她的溫柔敦厚,也看得出來她是個好老師、好妻子、好媽媽。一篇散文當中,廖寫到在一個下雨的下午,出外散步的她,經過了一座戲台,週圍圍繞著成群的人,卻沒有一雙眼睛注視著舞台。她停了下來,成為戲班子唯一的觀眾,全心全意的看戲。原本了無生氣的戲班子也因為有了觀眾的支持,認真表演了起來。不久,細雨轉變成大雨,本想藉機溜之大吉的她,卻不忍離去。下定決心,好好把戲看完。
光憑這點,就可以說除了文章筆觸之外,她的純真善良,也是我喜歡廖玉蕙的原因。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爾雅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日記叢書,這是其中的第四本,之前看過所上老師blog中的介紹,在書店也翻過幾次,買了回家看。非常精采過癮的一本書,躺在床上看,兩天之中一口氣就看完了。很真實的一本日記,單刀直入、妙語如珠,我在讀的過程中還常常不自覺的笑出來。
劉森堯是個大學教授,但是卻一點也沒有大學教授的架子或包裝。書裡的他一切都是那麼真,毫無掩飾的寫出了他的書、電影、咖啡、煙、政治觀點、好惡、愛情、春夢、情慾(雖然一年的日記涵蓋了那麼多主題,不過光看一個作家如此赤裸裸、一五一十、細節性的描述自己的春夢,就已經夠過癮了。)
他是個文藝人,讀他的日記,也看他熱愛文學、電影(幾乎每日一書或一電影),近乎到了狂熱的地步,也才了解有些人學問可以如此淵博、或對某個領域如此深入了解,原因無它,純粹是因為熱情。劉森堯說在法國最快樂的時光,都是在床上度過的。他說:「在床上,一個人可以透過抱著一本書獲得快感,而不必洩精。」(這點我無法評論,但是在床上看書的確是很快樂的事情!)
他的好惡分明,又十分勇於表達自己,不害怕其他人的眼光,更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像他就覺得莎士比亞的作品膚淺平庸);他也很在乎做自己,不為誰而改變(當他論及婚嫁的女友問他,香菸重要還是女朋友重要時,嗜菸如命的他也直率的回答,當然是香菸重要)。很欣賞他這些特質(不過不會想當他的女朋友就是了)!身邊若是有這種朋友,相處起來一定樂趣無窮。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上學長推薦的展,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真的很不錯!

剛剛看完《瘋狂》這本書,所以其中一個廳特別令我印象深刻。展覽名叫﹝彼岸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ait﹞,收集了海峽兩岸從大陸駕飛機來台「投奔自由」者、和從台灣駕飛機至大陸「回歸祖國」者的名單與故事。這些資料陳列在展廳的兩面牆上,就像台灣與中國大陸,隔著台灣海峽,遙相對望。表面上看似英勇來歸的行為,被兩邊各自解讀成不同的意義。而在這些行為的背後,又有每個人不為人知的故事。
來到台灣的大陸「英勇」將士,被視為反共的最佳政治宣傳;而飛到大陸的空軍英雄,也成了大陸的最佳統戰工具。這些似乎都反映了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極盡所能的運用一切可能機會,進行心理作戰的一種政治狂熱。但是,在讀過這些人的故事之後,卻才發現被刻劃為英雄人物的這些軍人(有的將士不僅被視作英雄,甚至近乎偶像了:有位投奔來台的軍人,被封為像電影明星一般英俊,比秦祥林還帥),投奔彼岸的原因,不是因為對於自由的渴朢或是對祖國的嚮往(就算有,大概也只有二三位吧),而只是出於個人因素:家庭失和,與妻子感情不和睦、財務狀況不佳,負債累累、疾病纏身,無法升遷、甚至只是被同機的伙伴「半挾持」等等,導致了他們所謂的英勇行為。從大陸投奔來台的這些軍人,今天甚至多位已經移民他國了。他們的故事,配合上許多人後來的發展,先姑且不管當初選擇到彼岸的目的為何,都讓我想到《瘋狂》的主角萬堅--出於個人因素而加入政治抗爭活動,沒有高貴的情操理想,純粹只是為了自己出一口氣,只是把抗爭當成發洩的工具罷了。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看了一本中國作家哈金的小說,同樣是用英文寫成。跟《等待》一書不同,《瘋狂》講的不是愛情受到社會環境的禁錮,而是個人在扭曲的大環境逼迫下,思想觀念可能產生的改變。

故事描寫一九八○年代中國北方城鎮大學當中國文學研究生的年輕人萬堅,一日他的指導楊教授也是他準岳父突然中風,萬堅責無旁貸照顧起他。不過養病的楊教授行徑日趨詭異,不但時而清醒時而神智不清,甚至時常胡言亂語,平日和經常對著看不見的人求饒、辱罵賢慧的老婆出軌、抗議學校不公、甚至在言語中透露出自己對性的渴望...萬堅一步步跟隨陷入楊教授的過去,也陷入了一團謎霧之中。小說裡的楊教授經常以西方詩歌名其志,身處權力整肅中堅持著心的自由,而這樣的堅持,竟然是在身體病弱之時,才逐漸顯露出來的。透過萬堅的眼,讀者們逐漸明白,原來是整個政治局勢和官僚體系,讓楊教授陷入個人的瘋狂。病中,這位導師給了萬堅與以前截然不同的勸告和教導,他要准備考博士的萬堅儘快離開這座鐵屋,甚至去種小米,說:「書讀得越多,就越容易發瘋,像我。」「做學者,你只是砧板上的一塊肉,而別人是刀斧,可以任意宰割。」
而萬堅受到楊教授的影響,了解到大環境當中知識份子的無力與無奈。同時,萬堅面臨生命中種種變化:大學黃副校長獨子看上自己的未婚妻,利用狠毒的陰謀算計,奪走他的愛情;而因為對政治環境的絕望,萬堅也放棄繼續攻讀博士班考試,不願步上楊教授的後塵,任人宰割。性格憨厚的萬堅,原本對政治不甚熱衷,純粹出於個人因素而非政治傾向,沒有高貴的理想情操,純粹只是衝動的至天安門參加抗議活動,把抗爭視為發洩的工具,藉此為自己出一口氣。途中,他目睹了鎮壓軍隊的瘋狂行徑、血腥屠殺,甚至在返校之後,受到陷害成為當局黑名單上的異議份子,而必須亡命天涯。讀著讀著,也覺得,萬堅衝動的行為,是否也是一種瘋狂的表現呢?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所樓下的法語中心貼了這部電影的海報,看到之後就很有興趣,今天到長春戲院一探究竟。

「復仇」是電影的主軸。對10歲的梅蘭妮來說,音樂就是她的一切,在音樂學校入學考時,因主審鋼琴家一旁幫粉絲簽名而分心失誤,梅蘭妮的音樂之夢夢碎,一場醞釀十年的復仇行動由此展開。十年後,女孩已成為曼妙女郎,並且逐漸接近女鋼琴家,成為女鋼琴家演奏時的翻頁員,融入她的生活、取得她的信任,成為她情感上的依賴與支柱,甚至讓女鋼琴家漸漸發覺自己的同志之情。兩人之間卻醞釀出一種弔詭的情感,女孩看似若有似無的愛戀著女鋼琴家,女鋼琴家也一步一步打開心房,對女孩產生迷戀。但是同時,女孩的心中,卻譜著復仇的曲子。
劇情沒有太多的高潮迭起,卻有綿密的情緒和細膩的感情。電影其實沒有太多的對白,但是兩位女演員很擅長用眼神和肢體動作營造氣氛,配合上恰到好處的鋼琴配樂,是部好看的懸疑片!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作家哈金的小說,卻是用英文寫成。描述文革時期到近代的中國,一個殘酷的愛情故事。
故事的男女主角,是中國北方的一個醫生、他的情人、還有醫生在鄉下的元配。醫生不愛他的妻子,卻也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跟情人長相廝守。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荒謬的年代。必須承受著文革時期種種無法理喻的規定。比如「只有分居18年後,部隊幹部才可以不經妻子同意,單方面離婚」;或是「雖然他們是大家公認的一對兒,但是他們不能住在一起,只能在食堂的同一張桌子吃飯,在醫院的院子裡一道散步。醫院的規定禁止本院的一男一女在醫院外面走在一起,除非是已婚或者是訂婚的同志」
每年夏天,醫生都會回到鄉下的家與妻子協議離婚,卻年年失敗。因此兩人必須等待,等待著兩人相愛機會的來臨,等待時代的改變。
但是,人的情感和意志也在等待中逐漸消失、凋零,扭曲;等待所換來的結果,竟是更多的懷疑與困惑。而在煎熬了十八年後,他們的等待,讓這份感情修成正果,兩人結為連理。原本以為美夢成真了,卻不料等待所帶來的,竟然是一場錯誤的愛情。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禮拜五下午剛好沒課,跑去看了這部一直很想看的電影。

故事內容描述一名西北大學畢業生Andy,頂著名校的光環到紐約找工作,原本對時尚一蹺不通的她,在因緣際會之下,進入紐約時尚聖經RUNWAY雜誌工作,成為總編輯的助理。在這兒,Andy碰上她的女魔頭上司Miranda。這個「惡魔」尖酸刻薄、百般刁難、狂妄自大、公私不分,讓社會新鮮人Andy宛如墜入地獄,一度萌生退意。但在友人的協助和急欲證明自己的決心之下,Andy全心投入自己、拼命工作。慢慢的,一切漸入佳境,Andy甚至得到米蘭達的賞識近而成為她最信任的貼身助理。然後就在事業蒸蒸日上之際,Andy卻發現自己開始改變,而這一切讓原本愛她的人逐漸遠她而去。而在了解Miranda世界的遊戲規則之後,Andy發現這是一個表面上精采華麗,內心卻十分孤獨的世界。為了得到人人稱羨的成功,所做出的犧牲值不值得,Andy找出自己的答案...。

電影結合了許多視覺上和心理上吸引人的元素(比如說令人眼花瞭亂的服裝和配件、紐約大都會的絢麗繁華、上流社會的浮華世界、時尚圈光鮮亮麗的生活)和許多電影中慣用的「公式」(比如女主角Andy麻雀變鳳凰的外表跟打扮、因為努力而漸漸成功的境遇、還有最後的結局決定拋下表面上令人豔羨的成果,追求自己最初的夢想...),最後溫情的結局,也可以說是大多好萊塢電影的制式情節之一。但是,我還是很喜歡這部電影。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美國作家Anne Tyler的普立茲獎得獎作品。也是高中時代買的原文小說。只是,當年一直停在一半,沒有看完(當時覺得比較難懂,語言方面和內容方面都是)。趁著假期的空檔,重拾了這本書,細細的閱讀。睡前閱讀、在公車上閱讀、空檔時閱讀...
這是一個密度很高的故事,所有的事情都在一天之內發生。由一場旅行開始,主角Maggie和丈夫Ira開車上路,參加Maggie好朋友丈夫的喪禮。雖然說是喪禮,但是也可說是老朋友們的團聚。經由這樣的團聚,Maggie回想自己的人生、反思以往做過的決定、檢視自己的家庭...而Moran家庭的故事,伴隨著他們的旅程,慢慢展開。

作者藉由故事人物日常生活的言行舉止及看似平常的言語、表情,點出各個人物獨特的性格、及其可愛之處。主角們的故事並不特別突出,未必轟轟烈烈、不一定可歌可泣,但是在Anne Tyler筆下,所有人物卻格外真切自然。生命中有許多哀傷、但同時也有許多快樂。而主角就在這樣的酸甜苦辣之中,品嚐了生命的滋味。關於家庭的題材,似乎在美國小說中是比較普遍的。雖然自己平常並沒有特別偏愛,不過讀了這本書,卻覺得作者十分真實、十分溫馨的呈現出家庭的本質。也或許,到了現在這個年紀,自己比較能體會吧!
BTW, 這本書有中譯本,叫做《生命課程》,既然念翻譯,也應該找來讀讀吧。看看中文的版本讀起來是不是韻味不同!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來就不是超愛看搞笑喜劇片的人,但是這部電影的預告片卻引起了我的興趣,到了台東唯一的、平常不會想去的陽春的戲院看了這部電影。

很老套的劇情安排,但是卻有種發人深省的力量,以一種極其搞笑的方式出現。電影中有點工作狂,總是把工作擺在第一的男主角,得到了一支什麼都能控制的遙控器,而不斷的快轉自己的人生,到自己成功的那一刻。到頭來發現,生活中不斷的在追求成功的他,卻忘記了去享受、體會活著的每一刻。他是個傻瓜是個木頭人,在人生的旅途中一路衝刺、追趕跑跳,卻忘記了停下來欣賞沿路的風景,錯過了、遺失所有生命的美好。他錯過了與妻子相處的時光、兒女成長的過程、與父母親的天倫之樂,甚至連自己父親的過世,他都沒有任何回憶。成了一個生命空白的可憐鬼。

看著看著,原本是好笑的喜劇片,竟然也會有種讓人想哭的感覺。可能是因為意識到自己,居然也有些許男主角的那種工作狂傾向!很糟糕的是,我是那種備課時,一直坐在電腦前找資料看東西,不想跟好朋友講電話不想跟媽媽看電視的人;也是那種接了翻譯case後,就會忙到很晚睡很晚睡,因為很想把工作做完做好的人(最近一直都是!)原來自己工作起來,跟騎腳踏車時一樣,總是騎得很快很快,急著到達目的地,忘了亨受這趟旅程,忘了看看沿路美好的一切...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是一本極負盛名,自己卻一直沒有機會閱讀的一本書。直到那天逛書店看到它,才當場買了下來。也因為實在太引人入勝,一口氣兩天再加上熬夜,就把厚厚一本書讀完了。

梅崗城故事發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叫 Maycomb 的小城。時代背景在1930年代,也就是大約美國南北戰爭後的五十年。黑奴雖然已被解放,但在社會上仍然面臨種種的不公不義。而這本小說,便由一個小女生的雙眼,來看這個社會的形形色色的人性、隱私與哀樂、還有傳統觀念阻礙黑人真正解放的情形;同時,透過了小女生的雙眼,我們同時也見識了那些默默付出,為打破這些種族藩籬而貢獻一己之力的正義人士。

故事裡第一人稱女主角Scout才剛上小學,但是非常喜歡閱讀也很懂事,她和大她四歲的哥哥Jem、爸爸 Atticus 加上黑人管家Calpunia住在一起,過著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Scout 早熟、好強的性格與正義感早在上小學的第一天和級任老師起爭執就顯露無遺。將近五十歲的父親Atticus 是一位生活單純、愛好閱讀的律師;也是一位講理守信、認真低調的父親。作者描寫從小孩眼中看到的南方小城生活、以及尋求刺激的活動,再漸漸敘述轟動小城的大事。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