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課堂叢林戰:一位台灣老師的異國教學經驗》--羅薰芬
又是一本教育類的書,天下文化出的。(不當老師,但還是很愛看這類型的書啊...)
內容敘述一位在台灣完成大學教育的華裔高中老師,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在麻州春田市商務高中,她初為美國人師的經過。因為陌生的文化背景與不同的價值思維下,作者透過「教育」的管道窺探美國式的人情世故、種族文化、政治角力等。呈現了美國教育改革實況,還有華裔第一代在美國社會的震撼體驗。同時也描述師生關係從對立到互相尊重,這之中的改變在於體認並包容彼此文化的異同。
這本書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而且都直指許多社會問題的核心,比如說教育品質低落、暴力事件層出不窮、種族歧視彌漫、貧富差距擴大、校園內政治權力的鬥爭...
書中的許多內容,可能是在台灣教書的老師及求學的學生們無法想像,甚至匪夷所思的...
比如說對不同種族教師充滿敵意的學生,竟在一次打成績的事件中,把所得到的成績渲染擴大、錯誤解讀成種族歧視。不論背景、膚色、工作性質,一旦你爬上了某個定位,在學生眼中似乎就背負「壓迫者」的原罪,就必須接受貧窮大眾對「壓迫者」的非難。
比如說美國高中校園嚴重的槍械問題、暴力事件,(作者任教的學校在上課時間甚至安排不同老師輪值於走廊,帶領上洗手間的學生至廁所,以防逃課鬧事),則是一般教師在台灣較少面臨的情形。
比如說一位校園惡霸刻意將作者撞倒以致受傷,而作者決定採取法律途徑解決,並因此贏得學校師生的讚賞。
比如說鄰近學校一位也是從台灣來的中國女老師,總是以淚洗面。因為她一頭及腰長髮,被學生丟泡泡糖而剪去。
比如說青春期女學生未婚懷孕,並因此放棄學業的驚人比例。
書裡面除了血淋淋的呈現出美國校園所面臨的重大考驗之外,也顯現出作者(一個堅強的女生!)的勇敢堅持,並不因為困難的工作環境而辭掉工作,反而在面臨種族、語言、性別等多重考驗時更加勇往直前,跟同事學生們溝通相處,找出生存之道,最後成為學生最受歡迎的教師、以及同事中的意見領袖。
閱讀的同時,自己也反思著,若是自己碰到這些情形,是不是也有能力堅持下去呢?希望答案是肯定的!
- Mar 27 Mon 2006 16:59
《美國課堂叢林戰》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