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洪蘭博士寫的書,遠流出版社「講理就好」系列中的第四本。
洪蘭用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社會上發生的形形色色的事情,並加入自己的感想。提醒社會大眾,用科學的方法來認識世界,並且抱持著開闊的心胸。。
同時,也加入了她對教育的理念(尤其是針對孩童及弱勢族群)、家長教師所應扮演的角色、科學與知識、學習方法、還有一些心理學書籍的介紹。
書中的很多知識,都是為人師表或是為人父母者應該了解,卻往往不曾思考、甚至全然無知的。
比如說,小學一二年級的兒童字寫的不夠功整,可能是手臂的小肌肉尚未發育完全,卻常常被老師父母親要求重寫,反而造成嚴重的挫折感、抹煞兒童的信心和興趣。
比如說,身教是最無窮的力量。一個孩子的個性與人格特質的養成往往受家庭的影響最為深遠。孩子生下來是張白紙,許多行為是大人在不知不覺中教給他們的。如果孩子虛榮、崇尚名牌,父母親不仿先檢討一下自己平日跟朋友聊天是不是三五句不離名牌?
因為模仿的學習在心理學生屬於內隱的學習,神經儲存的方式與地點都與外顯的學習不同。所以,即使病人得了失憶症,把外顯的記憶都喪失了,內隱的記憶還保留著。也就是說,即使把小朋友的外顯記憶消除了,這些身教的影響力,還是會一直存在的!
還滿喜歡洪蘭的書的,文筆流暢、又淺顯易懂。看了可以吸收一些科學知識,同時也會被她對教育的熱忱和對社會的關心所感染...不管是不是家長或是老師,都值得一讀!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