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研究生。不過,是個跟其他研究生很不同的研究生。
因為,我念了一個奇怪的研究所--翻譯研究所,口譯組。

當其他研究生一學期只有六學分,八學分的時候,我們努力跟十八學分、二十學分奮鬥著,過著跟大一生活一般的研一生活。一般的研究所二十幾學分可以畢業,我們卻要修六十四學分才達到畢業門檻。

一般的研究生,目標在學術研究,用在研究所兩年三年的時間,寫出一份以學術為導向的論文。但是翻譯所的口譯訓練,卻是實務重於學術。目標在培養我們成為專業的口譯員,運用口譯這項專業,在市場上工作和生存。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在這三年之中,培養自己成為會議口譯員(也就是,在正式國際會議當中做同步口譯的專業口譯員。)

開學了一陣子,其他研究生同學朋友們正在努力苦讀論文時,鑽研深入某一個專業領域時;我們被不斷的告知,念翻譯所,最重要的是廣泛的閱讀各方面的知識(沒有錯啊!口譯員本來就是什麼領域都要了解,因為工作時要面對的一定就是各種不同的題材。就算對某方面的知識不是太深入了解,也要都略懂一些);還有,一定不斷的練習練習練習,讓口譯技巧精進。我們練習中英文朗讀;練習說漂亮的話、說精準的話;練習如何「傾聽」,如何預期講者可能接下來的內容;練習抓出一篇演講當中的架構;練習分析聽到的訊息; 練習做筆記,如何在短時間內把到的內容快速有效的記下來;練習如何分神,如何邊接收訊息邊說話…然後,我們模擬不同類型的題材做練習(政治、財經、科技、社會、人文、藝術、環保…)。老師說,一個小時的上課,就應該要有一個小時的練習。畢業的學姊說,一個禮拜至少要練習十個小時。

這兩個禮拜下來,感覺口譯員的養成就好像運動員、或是音樂家的養成一樣。天份固然重要,但是後天的努力卻絕對不能少,除了基本的雙語(或多語)能力之外,廣泛的知識、加上純熟的技巧,才是最後成功的關鍵。而從事口譯工作的高門檻,也跟運動員是否成功有異曲同工之妙。想想看,有多少人從小到大專練某一項運動?而又有多少真的能夠成為頂尖的運動選手,像王建民一樣揚名國際?像陳詩欣一樣為國爭光?口譯員的養成就跟運動員一樣。有多少人能夠在經過訓練後,真正有能力成為專業口譯員呢?

看看今年師大翻譯所和輔大翻譯所聯合舉辦的專業考(這是我們所上畢業前必須通過的考試,請市場上的專業口譯員擔任評審,並以市場的要求檢驗學生們是否具備專業口譯員的水準。),就大概可以了解概況了。今年的專業考通過率不到20%(往年也差不多),也就是在十幾個受過二年翻譯所訓練的考生當中,被正式認為可以從事同步口譯工作的,只有區區兩位。 當然,不是其他學生們能力不夠。看翻譯所的學長姊,多半中英文都已經有一定程度,而且自我要求極高,也非常優秀。只是,口譯就是這麼一個門檻極高的行業吧!那些沒有通過專業考試的學生們,畢業後多半出路都不錯,許多也從事翻譯相關工作。只是,可能跟原本進研究所時的計畫不同,做的不是專業的會議口譯員了。

這樣的一個高門檻,我早就有所耳聞了。我也知道,很有可能,在兩年過後,我成為多數沒有通過專業考的其中一個,沒有辦法走上專業會議口譯員這條路。(當然,也有可能,我夠努力,然後順利通過考試。)無論如何,我總覺得學翻譯是一個通往世界的窗口。因為這個學門的屬性,我們必須要去接觸不同的領域,喜歡的不喜歡的,熟悉的陌生的,都要去接觸。老師說,每天至少要讀各一份中文報與英文報,每週要讀三到四份週刊,每個月要讀五到六份月刊…我喜歡大量而廣泛的閱讀,帶來的那種充實感;我喜歡所上實務性的課程,覺得跟我的興趣十分相符;我也喜歡跟同學練習,覺得很刺激又挑戰性。

唯一比較沒安全感的,就是學口譯的不確定性了。以前,自己預定的目標,大概都會有個底,知道自己有沒有辦法達成。游泳比賽,我大概知道自己的實力;大學升學,大至了解自己能到哪裡;考研究所,可能知道有沒有辦法考上...唯有這一次,是真的沒有什麼把握了。並不是沒有自信心(我可是一直很有自信的!)而是,了解到口譯的高門檻,了解現實就是如此,也了解到未必是很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不過當然,還是跟努力有很大的關係!)不過,我很有把握的是,至少在研究所兩三年內,一定可能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極限與能力。反正反正,就是一直努力,努力到一種不會後悔的極限。到那時,即使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也不會有遺憾了。

加油!加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th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