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一個禮拜的課,很有趣的經驗,也有點重新體驗大學生活的感覺。這個禮拜聽了四門課,分別是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s and Economy of the PRC(現代中國政治與經濟概論)、Japan in the 21st Century: Japanimation(二十一世紀的日本:日本動漫畫)、Introduction to Dutch Studies(荷蘭研究概論)、Peek Behind the Dikes(荷蘭文化初探)。
萊頓大學是個很國際化的學校,許多課程都是英文授課。(我選的這幾門課程當然也是。)
其中現代中國政治與經濟概論和二十一世紀的日本,分別是大學部中文系跟日文系一年級的必修課。班級人數非常的多,大概都有一兩百人。兩門課都有每週的指定閱讀,上課大多由老師講課或同學報告,因為班級人數太多,看來課堂討論的機會不大。
中國政治與經濟那門課另外有一本指定用書,學生要自行閱讀,必須在月底前看完,而且內容列入考試範圍。另外還要做小組報告,七八個人一組,介紹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經濟事件(比如六四天安門事件、文化大革命...)要做一份較為深入的書面報告,另外也有口頭報告,用比較輕鬆有趣的方式呈現。
二十一世紀的日本這門課,以日本動漫畫為切入點,討論日本文化與西方文化還有全球化的關係。第一堂課,覺得老師的分析頗為深入,講課生動有趣,條理分明。不過,假使我是大一新生,可能會覺得有點困難吧。
上了這兩門課後,最強烈的感覺是,大一,也離我太遙遠了吧。算了一算,我的這些"同班同學"們,年紀其實就跟我實習時的學生一樣大啊!難怪看來如此青澀(第一天去上課,我居然還被問是不是大一新生,害我竊喜了好久)。另外也覺得,原本認為概論性的課程,應該是輕鬆愉快的。不過聽完第一堂課之後,發現其實比想像中有深度、份量也不輕,對大一新生來說,我想是會有些許難度吧。
荷蘭學生普遍來說很勇於發問,即使是大一新生也是如此。我也注意到,不管在世界上哪個角落,學生們都還是很在意考試啊!第一堂課,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問題是有關於考試的方式、內容的。
另外兩門課,主要就是探討荷蘭文化。其中一門非常有意思,要我們去訪問阿姆斯特丹與萊頓以外的城市,認識當地居民、也會帶我們參觀荷蘭各大博物館與議會、要讀一本荷蘭小說、甚至安排了我們與荷蘭家庭晚餐,然後寫一篇心得報告。
十月初就要開始上學校語言中心荷蘭語的課程了,一個禮上兩次,一次上兩小時。時間不長,到十二月就結束了(這裡的上學期也是到十二月中左右結束,二月初開始下個學期)。
修的課程其實不多,剩餘的時間,要用來閱讀、練習(口譯還是不能荒廢啊)、工作(做翻譯真好,在哪兒都能工作)、旅行(現在已經開始計畫了,好多地方想去呢!)
不過,最重要的是,要在這裡,用力生活!
- Sep 15 Sat 2007 01:54
荷蘭開學第一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